

-
商务合作
- 邮箱:3119157899@qq.com
- 手机:17606347797
- 座机:0531-76677886
- Q Q:3119157899 点击交谈
- 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颐高创业大厦1614
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。所谓“伏天儿”,就是指农历“三伏天”,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。嬴润科技提醒您,三伏天除了避暑,更要防寒哦!
01三伏时间
今年的三伏也要到了,但不一样的是,今年的三伏时间表有点特殊。
近日,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闵裕秋在中国天气网刊文介绍,此轮高温呈现范围广、强度强、持续时间长的特点。
再来要我们看看今年的三伏时间:
初伏:2022年7月16日-2022年7月25日,共10天
中伏:2022年7月26日-2022年8月14日,共20天
末伏:2022年8月15日-2022年8月24日,共10天
今年的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,但今年的中伏比较特殊,因为从7月26日进中伏,到8月15日进末伏,这期间有20天,意味着在中伏之后还会再闰一个中伏,将中伏的期限延伸到20天。
这种现象俗称“双中伏”或“俩中伏”。
本来今年的高温就已经够热够长了,这下还来了个双中伏,炎热的日子将会延长,也意味着,咱们最容易落下病根的日子,也变长了。
02如何过好三伏?
伏天一定要一心防寒!
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:“伏天里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?”
错,正好相反!要一心防寒!夏天不防暑要防寒?不明白的人,赶紧往下看!
伏天开始,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,血管处于扩张状态,腠理开泄,一旦着凉,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。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,爱吹空调,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。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,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。
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,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。你没听过“冬病夏治”?或者“冬病都是夏天积累的吗?”
这是因为你可能在伏天时期常做以下事情而导致了寒气入体:受凉,如洗冷水澡、趟凉水、吹空调等,常吃冰凉的食物,如冷饮、冰镇水果等。
03三伏天如何防寒?
第一、注意热水洗澡祛湿邪。
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,会感到四肢乏力、浑身酸困、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。对付这些的一个好办法,就是洗热水澡。
入伏天后,天气越热,湿邪越重,热水洗澡就显得更有必要,而且洗完之后身体会觉得神清气爽。
第二、护好两个部位。
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,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。护好这两个部位,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。
第三、饮食注意少寒凉。
要少吃冷饮,尤其是孩子。小孩子阳气正在成长中,过食冷饮,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,易出现鼻炎、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、发烧、脾胃不和等问题。